原來我的房間那麼亂是因為....




重複什麼,就得到什麼。You get what you repeat.




我一直不是一個一窩蜂的人。原子習慣已經出現在排行榜上面很久了,國內外名人或是名講師推薦的人數也不少。但我一直覺得這應該跟什麼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差不多吧。

結果我最近開始讀了,原因是之前峇里島導師Jade Green在她臉書社團推出一個六週的自我領導課程,提供了一個6 Week Solid Tracker的pdf檔案下載。每天要進行Live, Love, Laugh, Lead, Learn這五大層面的事情。

Live: 健康飲食、2000cc飲水、兩次運動,一次至少30分鐘。每一項得到1分。
Love: 簡訊、語音留言、視訊電話。
Laugh: 一個小時的放鬆,自己喜歡的耍廢。
Lead:分享學習心得。
Learn: 閱讀10頁、閱讀第二個10頁。



目標是在週末的時候,得到49分以上。

做到第三週的時候,發現這練習真是不錯。因為這些事情剛好全部都符合7Habits那本書裡面提到的:重要但不急(important but not urgent)的事情。人生要快樂,累積能量,其實真的就是要做這些事情。然後我有點仔細看了一下Jade的說明。才發現Learn這個面向,她推薦了幾本書,當中一本就是原子習慣。

書腰上面寫著:「看完第一章,習慣就會開始改變!」所以我一口氣就讀完第一章。所言不虛呀。第一章提到了




Your outcomes are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habits. Your net worth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financial habits. Your weight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eating habits. Your knowledge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learning habits. Your clutter is a lagging measure of your cleaning habits. You get what you repeat.

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。你的財產是財務習慣的滯後指標。你的體重是飲食習慣的滯後指標。你的知識是學習習慣的滯後指標。你的雜物是整理習慣的滯後指標。重複什麼,就得到什麼。

我覺得對這一段話很很有感的原因,一大部分應該是年紀夠大了,40歲(然後明天還會變成41歲)累積了、體驗了足夠的滯後指標,回頭一看,就很清楚自己有哪些東西做對了,有哪些是自己得改善的。所幸,作者提供了許多改變習慣的系統,在第二章點出一個很重要概念。改變分為三個層次,成果的改變、過程的改變、身份認同改變。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把焦點放在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」,而不是要達成什麼成果。常常問自己:「某某某會怎麼做?」去提醒自己,想想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,會怎麼做。在反覆修正中,就有機會升級、拓展自己的身份認同。

目標不是讀一本書,而是成為讀書的人。
目標不是成為作家,而是成為寫作的人。
每次寫了一頁,你就是個作家。
每次鼓勵別人,你就是個領袖。

我的房間開始變得整齊一些了,接下來就是把斷捨離融入生活中。
非常推薦大家閱讀,從每天改變一點點,越來越幸福健康快樂。

沒有留言:

技術提供:Blogger.